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 集团资讯
  • 媒体聚焦
  • 视频中心
集团资讯

【“五一”我在岗】山东港华李卫鹏:燃气管网“活地图” 二十三载匠心走出“安燃路”

发布时间:2025-05-02 10:26:00作者:党委办公室

清晨8点,当城市刚刚苏醒,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山东港华管网运行部双龙抢险综合站巡线员李卫鹏已经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手持检测仪,开始了他的“每日徒步马拉松”。23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条街巷,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燃气管网活地图”——阀门井的位置、调压箱的型号、管线的走向,全刻在他的脑子里,仿佛一幅立体的地图在他心中徐徐展开。

工具包是“百宝箱” 记录本是“安全账”

李卫鹏的工具包堪称“移动工作站”:泛黄的燃气管网图纸边角已经卷起,记录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管线动态,施工资料按紧急程度分层收纳。翻开他的巡线记录本,仿佛打开了一本“安全档案”。每一页都工整记录着管线状态、施工进展和隐患处置情况,时间、地点、问题描述、处理结果一目了然。这些记录不仅是他工作的见证,更是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的基石。李卫鹏常说,管线不会说话,但隐患藏不住,得靠眼睛“过筛子”。他的细致和严谨,为辖区内的燃气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施工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网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李卫鹏逐一巡查第三方施工工地,并将施工动态上传管网管理系统,检查警示标识完整性,确保每一处管道标识清晰醒目、保护措施到位。他细致对区域内调压设施、阀水井、出地立管、引入管、埋地管线等检测,排查发现多次泄漏,并立刻上报管网系统,随后跟进处理情况,待维修完成后复检闭合。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巡查,更是一场与隐患的“无声较量”。

与时间赛跑的“燃气侦探”

去年盛夏,烈日炙烤着大地,他在某工地巡查时发现一台挖掘机距离地下燃气管线仅1.5米,随时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他立即叫停作业,并蹲守在现场3个小时,指导施工方采取防护措施,直到确认危险完全解除。工人们对他竖起大拇指:“要不是李师傅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寒冬深夜,当人们沉浸在温暖的梦乡中,李卫鹏的手机突然响起。某小区调压箱压力异常,随时可能影响居民用气安全。他二话不说,顶着风雪赶到现场。寒风刺骨,他的手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但他依然坚持用冻僵的手完成了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出的泄漏隐患,他全部实现“发现-上报-处置-复检”100%闭环。“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避免一次事故。”李卫鹏的巡检口诀简单却有力,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让他成为同事们眼中的“燃气侦探”。

坚守者说:“安全没有假期”

这个“五一”,李卫鹏依然选择全天候待命。他的手机里存着辖区所有施工负责人的电话,24小时开机已成习惯。“别人过节,我们过关。”他笑着拍拍检测仪,“听它‘滴滴’响得规律,心里才踏实。”在同事眼中,这位60岁的老党员像一颗“螺丝钉”,用23年零事故的纪录,拧紧了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阀”。无论是烈日下的细致测漏,还是工地旁的严格盯防,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筑牢了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防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五一”假期是放松和陪伴家人的时光,但对李卫鹏而言,这只是又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工作日。据他所说,他的手机里存着辖区所有施工负责人的电话,24小时开机已成习惯。“别人过节,我们过关。”他笑着拍拍手中的检测仪,“听它‘滴滴’响得规律,心里才踏实。”

在同事眼中,这位老党员像一颗“螺丝钉”,用23年的脚步走遍了辖区的每一条街巷,熟悉每一处管线的“脾气”,更拧紧了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阀”。“安全是‘1’、‘1’失万无”,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安全价值观”,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这个“五一”假期,像李卫鹏这样的坚守者,用他们的默默付出,守护着城市的“生命线”,让万家烟火更加温暖、更加“安燃”。